正值午后,阳光充沛,经过了一段行驶,不远处的站牌提醒我们前方就是内蒙古乌兰布统围场。草原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的心情也是越来越激动。终于到达了酒店,大家早早的就休息了,养精蓄锐等待更有挑战性的一天。
感受塞外
真正的自驾体验从第二天才正式开始。我起了个大早,屋外的温度依然是零下十度左右,塞外的冬天冰封万里,湖面都结起了厚厚的冰,对于一个从二十五度深圳到来的南方人来说,简直是一片“冷酷仙境”。酒店的负责人叫老卢,他曾经是一名军人,从他喜欢穿厚实的军大衣就可以猜到几分。但当得知他曾经服役于沈阳部队工兵团,也就是雷锋同志所在的部队后,我们心中还是充满了由衷的敬意。我强烈要求老卢带我去结冰的桥岸边拍照,对于我来说能感受这北方独有的寒冷实属难得的经历。不过在寒冷的户外拍摄一段时间后,鉴于我只穿了抵御零上十度的单衣,冻感在身上蔓延,河岸边的牧马人成了我们此刻最想回到的“家”。
“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这让我感到绝望……”熟悉的旋律与歌词飘荡在耳畔。随着太阳的持续攀升大地气温回暖,我们驾驶着牧马人,隔着围栏与草原上悠闲漫步的野马相互辉映,感觉已经融入在这无边无际的草原中了。“这世界绝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的这句话让我们这些每日在都市冷漠前行的人们心中有一丝憧憬,但又有多少人能有这份勇气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呢?人们总是羡慕自己缺乏的事物,就如同此刻我无比梦想成为一匹草原上自由驰骋的野马。老卢正襟危坐在车上,这对我来说的巨大震撼可能对他而言只是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部分。他早已成为了这片辽阔草原的一部分,就如同我所属于的那片钢筋水泥森林。
有老卢陪伴,路上就多出了不少额外的景点,他推荐我把车停在部队阅兵村的附近。这片昔日康熙指挥清军大战噶尔丹的草原,如今也有着现代化的军工机械,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站在高射炮旁老卢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想起了1951年麦克阿瑟的演讲——“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作为80后,我没有服兵役的经历,最多也就是大学入学前暑假的军训,所以第一次看见坦克矗立在眼前还是充满了热情,以至于当我看老卢给我拍的照片时,总有一种穿越的感觉。阅兵台的红砖在一片灰色的环境中如此鲜明,类似天安门前的华表和紫金桥仿佛是穿越到这片草原的存在,紫金桥上的老兵敬着标准的军礼,身后的红砖城楼,一切都如此的恰如其分,仿佛回到了那个军旅年代。
回到酒店告别了老卢,车队集结出发开始了新一天的自驾体验。在这次自驾之前我对牧马人的印象很一般,在高速上各种风噪,略显粗狂的内饰,并没有那么精准的方向盘转向和自然吸气的肉感加速,在我看来都是牧马人需要吐槽的地方。但是当我真的驾驶着牧马人来到这片属于它的野外,它给你的信心和依靠、全时四驱的抓地力、轮胎对颠簸路面的驾驭能力,都能让你在驾驶的时候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是有别与城市轿车甚至跑车所带给你的体验,这才是牧马人越野的魅力所在。伴随驾驶的时间增加,你会越来越信赖这台野外综合能力很高的车辆。
沿着深陷的车辙,车队踏上了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视线顿时变得开阔起来。冬季的内蒙古草原,基调是灰黄色的,河谷干枯一片,没有生机的氛围弥漫。封冻住的河流因为泥沙的沉积而颜色灰暗,上面足够支撑成人的体重,但是冰面非常滑,举着相机的我还是望而怯步。河谷一侧有户人家用木栏围成羊圈,几匹小羊悠闲的散着步,让这片寂静的草原有了生机。在翻越了一些山区沙石路面后,车队在头车的带领下来到一处高地集结。随着我们对牧马人驾驶熟练度的提高,普通的山丘已经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但要翻越一个个陡坡并不是很容易,因此每个陡坡领队都要先在山顶观察眼前的地貌,分析车辆需要行驶的合理路线。采用领队的方案,我们利用陡坡缓降的方式,避开稀松的沙石路面,走有草覆盖的植被土路,同时打开车辆的四驱增加抓地能力。随着翻越一个个的陡坡,车辆的性能也在我们心中有了提升。在山坡下集结完成后,车队继续往草原深处进发,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如此高难度的路面驾驶体验绝对不虚此行。
独自享受
我想去看的景点因为跟着车队的关系没有成行,心里掂量着这也许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内蒙古自驾,旅途一定不能留下遗憾,所以我准备独自驾车前往。
文章来源:《南方人口》 网址: http://www.nanfangrenkou.cn/qikandaodu/2021/0728/679.html
上一篇:黄煌方人学说初探
下一篇:南方莴苣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