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对于塞外的风光,我的认识仅仅存在于诗中,那片经历过无数战争的土地,对我有着无尽的吸引力。直到一次吉普牧马人(Jeep Wrangler Rubicon)越野的自驾活动,让我踏上了这块向往已久的土地,让我这个南方人感受到了北国的魅力。
我的拍照设备
GoPro Hero3+户外运动相机是我自驾时的标准配备,因为和照片相比,有声有色的视频更能承载旅途过程中的欢声笑语。不过我并没有购买原厂的遥控器,因为只要用手机下载App与GoPro上的Wi-Fi信号链接,手机就可以充当远程遥控器。而且通过App,手机屏幕还能实现当前GoPro镜头的实时预览,方便手动调整拍摄角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再带一个车载吸盘,将GoPro装在车载吸盘上,车内车外都可以拍摄,绝对能拍到很多意外的惊喜。
除了GoPro之外,我还会准备一个自拍杆。自拍杆不仅可以让GoPro的超广角以及连拍、延时拍摄功能等发挥到极致,而且独自驾车出游的时候,自拍杆也可以帮助我独立完成自拍,完全不需要麻烦他人,非常方便。
索尼(Sony)RX1R在这次自驾之旅中也是功不可没。一方面,RX1R与前代相比去掉了低通滤镜,拍照实力不错,成像非常锐利。另一方面索尼RX1R自带的各种创意风格也是我在拍摄中经常会选用的,比如用微缩景观来拍摄远景,用流行色彩来拍摄色彩鲜艳的主体,用强反差单色来拍摄黑白照片效果等等,这让我可以更便捷地获得心中想要的拍摄效果。
我的通信设备
由于是车队自驾,通信设备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使用的通讯设备是八重洲VX-6R YAESU双段防水手台对讲机。首先,该对讲机具有直接记忆调用功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其次,优良的人体工程操作设计,也比较容易上手;最后,这个对讲机的覆盖范围是五公里,超过这个范围就接收不到对讲机的信号,方便我们确认头车与尾车的前后距离。这款对讲机可以说是这次自驾之旅的一大功臣,许多难走的道路都是领队用对讲机告诉我们行驶方案,才让每一辆车安全度过。
我的座驾
吉普牧马人的原形是由班塔姆(Bantam)公司的设计师卡尔普罗伯斯特在二次大战中应美国军方的要求设计出来的,具有车身宽敞、造型新颖、操纵灵活、动力强大、适应性强等优点,而且牧马人还拥有超强的攀爬能力,无论是上下陡坡或是穿越障碍物都游刃有余,所以牧马人的舞台并不是城市宽阔平坦毫无挑战性的道路,而是在远离城市喧嚣、充满坎坷与未知的越野路面上。而我这次驾驶的双门克莱斯勒更是牧马人的顶极版本,搭载了一台3.6L自然吸气V6发动机,最大输出马力为284HP,最大输出扭矩为347Nm,性能非常强劲,翻山越岭都不在话下。
进军塞外
清晨,车队在指定地点汇合后,我们就开始向塞外进发。由于刚结束新西兰的自驾,最初上路的时候我还有些不太习惯,毕竟与国外高速稀疏的车辆相比国内的高速公路明显就凶险很多,而且出京的道路相对而言大车比较多,所以路况比较拥堵,车队必须要在车流中腾转挪移各种穿行,以至于北京到内蒙古454公里的距离,由于车辆拥挤和道路崎岖却要七个小时才能到达。
深冬的北京带着几分寒意,高速两侧的风景也显得萧瑟落寞,灰色枯黄的植被构成了路边的主色调,偶尔远方的山岚传来一些跳跃的蓝色作为点缀,也算是给荒凉的道路增添些许色彩。在高速上行驶了约一个小时左右,领队提议大家进入服务区补充能量,在大快朵颐了一顿简单的午餐后,我们继续出发。
修整完毕后车队再次出发,换到副驾的我终于能腾出手拍照了。坐车在长途自驾中远比开车要轻松自在得多,不用全神贯注地观察路况控制车速。此刻我需要做的就是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拍下路边各种各样的美景。索尼RX1R各种有范儿的滤镜效果是我的最爱,每一张照片都能表现出我不同的心情。同车的秒猪姐具有自驾西藏等地的经验,据她透露她的奥迪(Audi)Q5都已经开了十二万公里以上,比我的奥迪TT行驶里程足足多了十万!一路上秒猪姐都在畅谈她的西藏自驾经历,听得我各种心驰神往,恨不得立刻就去心中的雪域高原,感受一下世界屋脊的壮阔美景。
在嬉笑攀谈间,车队一行驶入承德,两侧风景就明显对得起我们交得昂贵的过路费了,山岚层叠的地貌与各种隧道让旅程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枯燥,这时,终于到GoPro出场的时候了。不过用GoPro 拍摄了一段时间后,我发觉在高速行驶的车辆内想要保持平稳的拍摄角度是基本不可能的。有一段略有点抖动的隧道动态拍摄照片如同时光穿越一般,仿佛驶进了一个星际穿越的黑洞,强大的引力将高速吸入传说中的五维空间。需要说明的是,GoPro并没有取景器来看正在拍摄的东西,而且它所使用的镜头都是广角的,但是这也正是我喜欢GoPro拍摄的原因。没有取景器,你就得依靠直觉和运气来完成作品,而且通常会拍到一些让人意料外的情景,而我喜欢的就是这样信手偶得的照片效果。
文章来源:《南方人口》 网址: http://www.nanfangrenkou.cn/qikandaodu/2021/0728/679.html
上一篇:黄煌方人学说初探
下一篇:南方莴苣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管理技术